头条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播报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体系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9-04-09 13:44:32

导读:北京的1+3项目从2016年开始首次实施,当年有22所高中校参与招生,到2018年的时候,参加招生的高中校达到40所。其中有7所是参加市级统筹1+3招生,即这些学校面向全市部分地区初二学生招生,其他都是面向全区招收初二学生。

北京的1+3项目从2016年开始首次实施,当年有22所高中校参与招生,到2018年的时候,参加招生的高中校达到40所。其中有7所是参加市级统筹1+3招生,即这些学校面向全市部分地区初二学生招生,其他都是面向全区招收初二学生。经过三年的实践,1+3项目的课程到底有什么创新之处?课堂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有什么获得感?从今天开始,我们陆续推出系列教育调查,关注1+3项目。今日推出三里屯一中的稿件。

“我最喜欢小语种课和研学课,两年的学习让我比以前更加自信,更加独立了。以前在同学面前都不敢说话,但是通过一年的学习锻炼现在可以从容的在同学面前做演讲、敢于展现自己。”这是采访期间三里屯一中“1+3”项目试验班的黄伯椿同学对记者说的话。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是一所面向区级招生的“1+3”项目试验优质校。据了解,2017年三里屯一中招入第一批“1+3” 项目学生,为了让这批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节奏,学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项目主要负责人苏秋云副校长介绍:“1+3”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及活动安排是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这三个维度进行。并且邀请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人文底蕴注重文学阅读写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熏陶;科学精神的课程设置实施更多的偏向实验,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带着学生做一些课题研究,并且专门开设机器人社团等;国际视野的培养为他们增加了除英语之外的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小语种课程,每门课程只有十位学生,一周两课时专门排到固定课表当中。参加外事活动也是“1+3”试验班学生的常态,比如到香港、日本、马来西亚等外事活动的机是更多的留给他们。”

“1+3”试验班学生马同宇说:“通过一年的学习觉得自己更喜欢文科,说实话选择1+3是有一点想逃避中考,但也想让自己未来的选择有更多可能。学校开设的小语种课、机器人课以及对外游学活动,比如去香港、马来西亚、还有日本等,这些多元的课程让我比同龄人看到了更广博的东西,接受了更多新颖的事物,扩大了我的视野。而且这会对我高考择校有一些影响,比如我原来是准备学习房屋设计方面的专业,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觉得理科方面要求太高可能不适合我,现在偏向于学习法学。

据了解,负责试验班教学的都是高水平学科老师和骨干教师,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是专门的老师负责。从实际看来,第一批刚入学的学生难免有差异,没有统一的教学课程,老师们的压力很大。面对这些不可控因素较强的困难,学校都努力去解决,领导班子积极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缓解压力,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熏陶让老师学生能够快速跟上整体节奏。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学校观察到2017年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的学习专注度、学习能力、与人合作交际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1+3”试验班学生杨雪婷说:“选择1+3不是说要逃避中考,而是想提前适应一下高中生活,体验正常初三同学所体验不到的经历。在初三同学奋笔疾书的时候我们在开拓眼界。跟正常中考的同学相比我提前学习了高中的知识,可以更好的融入高中的学习生活。“坚持”是我们在三里屯一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初三的时候数学成绩不是特别好,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去找老师画题,慢慢地越来越好,分数从不及格到及格到更高有了很大提升。这种坚持让我尝到了甜头,让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明白了只要自己想做并坚持做就可以有收获。”


文字 | 杜谣谣

编辑 | 刘悦菲

美编 | 贺亚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