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北京高校“牵手”雄安,建新校!
导读: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该校将与雄安新区一道,高水平建设面向未来的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共建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该校将与雄安新区一道,高水平建设面向未来的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共建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
中国人民大学表示,将聚焦未来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多领域积极探索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创新实践。
探索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建好面向未来的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机制,打造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教育链塑造人才链、创新链,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探索打造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建优建强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农业、智慧医学、智慧治理、未来经济等战略性学科领域,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无缝衔接、紧密耦合,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打造校地城联动新高地,大力推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干部人才培训等工作,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当先锋、作示范。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雄安新区在教育协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元务实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果。
自2018年起援助雄安教育,派驻教师扎根人大附小雄安校区,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赴雄安支教。
召开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2024),与雄安新区9个单位、集团开展合作,设立13个科研项目。
组织师生到雄安新区开展社会实践,成立雄安新区引才工作站,鼓励优秀毕业生到雄安就业创业,为雄安新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延展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创办于1950年4月,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
人大附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一核·两翼·三层级”的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设主体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提升类课程。依托国家课程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等13个学科课程群;开发了劳动课程群、“AI+X”人工智能课程群、传统文化课程群等多个特色综合课程群。创办了“三高”足球训练基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探索小、中、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机制。
同时,人大附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优质资源“帮扶”带动教育均衡发展,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形成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联合办学机制。
编辑 | 周 静
校对 | 李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