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新年献词:教育的期待
导读:2024年,北京各种教育改革的信息扑面而来。期待,是教育改革最大的公约数。教育改革,承载着人们对优质教育均衡化和教育公平的认知,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未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承载着人们“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待。
2024年,北京各种教育改革的信息扑面而来。
期待,是教育改革最大的公约数。
教育改革,承载着人们对优质教育均衡化和教育公平的认知,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未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承载着人们“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待。
北京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时代,北京的教改和课改目前处于深水区域,但暗礁多、矛盾多、不确定因素多。所以,人们对教育产生了更多的期待。
2024年是北京课改年,什么地方是减法?什么地方是加法?多元的渠道在哪里?新载体新在哪?
北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在结构设计上,减少低效、无用、多余的学习和考试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加作业的精准度,增强考试的针对性。
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中枢神经,毋庸置疑,是中考中招改革,即淡化中考中招。2025年,北京进入史无前例的新中考模式,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从考试科目变为考查科目,不再计入中考成绩。
从2025年开始,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调整,重点优化了合格性考试的考试方式,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8个科目考试时长统一缩短了30分钟。
科技、体育、心理在北京中小学内普遍加码,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2024年,北京科技教育全面加码,意味从小学学段至高中学段的拓展性、个性化科技类课程会增加。北京课改方案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北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作为新的载体,其功能已经超越了“拔尖”,目前基地校名单已经超过120所,培养模式是大范围的,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北京创新人才培养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域的;不是单点单线的,而是体系化了;不是简单生源掐尖,而是形成多点培养的格局。
作为多渠道的重镇,教育集团功能是多元的。北京集团化办学已经达到一个高度,海淀区目前成立了43个教育集团,实现100%目标。全市集团化办学已覆盖全市中小学的75%,意味120多万中小学生在教育集团校就读。北京大大小小的教育集团有200个左右,教育集团为北京新优质校的成长、壮大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居民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集团校承载着复杂的功能,不仅仅是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更强调教育集团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北京基础教育的升学是多渠道的,尤其是作为淡化中考中招的直升计划和1+3计划2024年大幅扩招;同时,所有普通高中都有指标分配计划,以往统一招生计划的占比会逐步缩减。北京探索集团学生多元发展和创新培养机制和小初高衔接多样化培养渠道,这些均会一定程度影响北京的教育生态。
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暗礁、矛盾、不确定越来越少,这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期待。
北京教育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时期,即将九岁的教育头条也进入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时期。2024年成立教育头条天津融媒体中心,内容产品辐射到北京、天津、河北地区。教育头条目前已经实现视频、文字、培训、活动四轮驱动的教育新媒体传播模式,始终秉承立足教育、服务教育、传播教育好声音的宗旨,聚集京津冀教育的力量,传播教育的情怀。
2025年,教育头条和京津冀教育一起期待教育美好的未来。
编辑|祝锶桐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