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兴教育

重外学子三下乡:漫步白帝画卷里 细品奉节千年韵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4-12-13 10:22:23

导读:7月25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向日葵浣花社区乡村振兴促进团在白帝城开展了一场“漫步白帝画卷里,细品奉节千年韵”的实践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探究奉节的文化习俗,自然生态,人文风情。在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文物的参观过程中,了解奉节历史,并对奉节的非遗文化追根溯源。

7月25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向日葵浣花社区乡村振兴促进团在白帝城开展了一场“漫步白帝画卷里,细品奉节千年韵”的实践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探究奉节的文化习俗,自然生态,人文风情。在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文物的参观过程中,了解奉节历史,并对奉节的非遗文化追根溯源。


刘备托孤:铸就奉节忠诚之魂


公元223年,蜀汉先主刘备在生命垂危之际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痛哭流涕用誓言回应。

托孤堂内,几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演绎着这场家喻户晓的托孤故事。

在向导的科普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奉节”原名“永安”,后因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高尚品质,后世为尊崇诸葛亮,改地名为“奉节”。奉节因此成为忠诚与信义的象征。


夔门古象:揭秘三峡地区古生态的钥匙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习近平总书记用古语阐释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江峡文化古遗址陈列馆里,巨大且完整的夔门古象化石率先吸引到游客的注意。中国科学家们借助古象化石,推断出当时三峡地区植被茂密多样,以木本植物为主,这为研究古代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不仅揭示了奉节地区古生态的奥秘,更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它见证了奉节地区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共生共荣。


悬棺之谜:古巴人丧葬习俗的见证


“峭壁悬崖半壁间,古棺悬吊雾中寒。”实践团成员被白帝城内的三峡悬棺馆深深吸引。这些悬棺,作为古代巴人独特的丧葬习俗的象征,被精心安置在日照较短的峡江绝壁上,既避雨又通风,保证了棺木的长期保存。悬棺多由防水性强、不易腐烂的楠木制成,其形制精巧,棺盖与棺底采用子母扣套设计,无需钉铆,展现了古代巴人的高超工艺与智慧。

关于悬棺的放置,有两种流传甚广的说法:一是为了保护先人的遗体不受侵扰;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子孙为了尽孝,将棺木置于高山绝壁之上,以示敬仰与怀念。这些悬棺不仅是白帝城的一道独特风景,更是古代巴人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信仰与习俗。


挑夫与轿夫:传统运输与现代风情的碰撞


仅仅只用两个杆,挑夫就可以挑起一个家的未来。

在白帝城内,挑夫与轿夫忙碌的身影来来往往。这些传统的运输方式,在白帝城这样的地理环境复杂、山高水险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挑夫与轿夫们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服务,更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他们的存在,让白帝城不仅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让其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白帝城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的古城,将继续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来此探寻、感受、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奉节人。



编辑|祝锶桐

校对|周  静


TAG标签: